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供大家参考。

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核心观点] 每一个教师先要立德, 教育学生更要立德, 将来学生毕业成为教师, 也要去立德, 也要教育他们的学生。

 如果在树人上有不足, 教师应先反思自己。

 立德树人, 既是要树立自己, 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树人。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时常惴惴不安地反问自己, 树得怎样? 对得起学生吗? 我力求做好。

 立德, 德是什么? 从文字上看, 双立人旁边应当是一个正直的“直”, 直立的“直”, 下边是一个平地, 在平地上立起了眼睛, 正直向上。

 直上面是一个“十”, 下面是一个“目”, 最后底下有一横, 是正直向上的意思。

 一个人总要正直向上, 无论思想或行动上都必须这样。所以, 直心为德, 上面一个正直的“直”, 下面一个“心”。

 因为写起来不好看, 所以就把“目”横过来了, “十”下面一个“四”, 再加一横, 横下面加个“心”; 行动上也要这样, 所以旁边再加了一个双立人 (“ㄔ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汉字。

 应当说, 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既是科学的结晶, 也是艺术的结晶。

 什么是正直为人? 正直是向上的意思, 对两旁都不能有所影响,这是德的真正含义。

 引申来看, 一个人要有德, 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德。因此, 我们既要思考自己的“德”, 又要考虑这个“德”如何影响到旁人

 身上。

 自己要有“德”, 让别人也有“德”, 得允许他人“德”的发展, 还要帮助他人发展“德”, 这就是“德”的含义。

 另外, “德”还包含能力、 作用的意思, 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禀性,或者说各种事物的禀性都可以说是它的“德”。

 天有天德, 地有地德,人有人德, 物有物德。

 比如, 水有水之德。

 它永远向下流, 尽可能保持公平, 这是它的德。

 所以每个事物都要有德。

 我们要培养学生, 就是要树立他自己的德, 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使他成为一个对国家有意义的人。

 这是我们做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要用“德”来培养学生,这个“德”不光是思想里的, 还包括行动、 能力上的, 所以“德”中也应当包含“才”。

 什么叫德化? 德化就是把一切都变成德, 就是化德, 也叫德化。因此, 理解好“德”, 对自己、 他人都有意义。

 尤其对于师范院校, 每一个教师先要立德, 教育学生更要立德, 将来学生毕业成为教师, 也要去立德, 也要教育他们的学生。

 所以,我觉得立德树人这句话, 党的十八大报告说得清楚极了,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

 如果在树人上有不足, 教师应先反思自己。

 立德树人, 既是要树立自己, 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

 立德的同时, 还应当思考:

 树人, 要树什么? 树人是要树成一个有文化的人。

 什么是文化? “文”的含义是什么? 在古代书里有个说法, 叫“物相杂, 故曰文”, 事物很多, 堆在一块, 这就叫文。

 物堆在一起的时候, 这两个物之间有一条线, 即是“文”。

 所以“文”是各种事物的区别。

 各种事物怎么区别, 才是“杂”? “杂”现在是“九”和“木”组

 成。

 过去的写法是, 旁边先写一个衣部旁; 然后那边画一个鸟, 就是一个锥子, 一撇一竖一点, 下面四横, 中间一个竖, 这是一只短尾巴的鸟; 下面再写一个木字, 就是鸟趴在树上, 很美丽, 像人们穿的衣服一样花花绿绿, 那么美好, 这就叫杂。

 所谓“文”, 不是单个“文”,而是许多“文”结合起来, 构成一种美好、 繁荣。

 所以, “文”就是美好、繁荣。

 还有一个说法:

 五色成文而不乱。

 不乱是有规矩、 有章法的。所以, 美好、 繁荣、 和谐就是文的特色。

 文化就是把一切想法、 事情都变成文的、 美好的。

 在辞典中, 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也就是说每件事情都是文化的结果, 不能单一地指出某个是文化, 而是将其总括起来称为文化。

 用“德”树人的内容就是文, 就是要向着美好、 繁荣、 和谐的目标来塑造人。

 目前, 国家提出“立德树人”, 等于把历史文化发展的最高峰都汇聚起来, 这正是我们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

 今天所说的中国梦, 就是要把梦寐以求的理想都一一实现。

 这项任务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推荐访问: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树人 立德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