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十章总结(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九章第十章总结(全文),供大家参考。

第九章第十章总结(全文)

 

 第九章、 机械和功 一、 基础知识 1、 杠杆:

 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用 O 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 F1 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 F2 表示 动力臂: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 L1 表示 阻力臂: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 L2 表示 杠杆平衡: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 称为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是力和力臂乘积的平衡, 而不是力的平衡。

 2、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 即:

 F1 L1 = F2 L2 可变形为 :

 F1 / F2 = L1 / L2 3、 作关于杠杆题时的注意事项:

 (1)

 必须先找出并确定支点。

 (2)

 对力进行分析, 从而确定动力和阻力 (3)

 找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 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4、 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先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再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动力臂大, 动力就小。

 为省力杠杆。

 反之, 为费力杠杆。

 5、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区别 定滑轮在使用时, 轴不随物体移动。

 而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6、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 也不多移动距离也不少移动距离, 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但要多移动1 倍的距离,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7、 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1)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也可以不改变。

 (2)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几段绳承担, 所用的拉力就是它们的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移动距离的几倍。

 8、 功:

 如果对物体用了 力, 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 机械功, 简称功。

 9、 功的两个要素:

 (1)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注意:

 惯性使物体运动, 物体本身并不是受力而运动)

 (2)

 物体必须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 距离。

 10、 功的大小:

 等于作用力跟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的乘积。

 W = F S F 表示力, 单位:

 牛( N ) 。

 S 表示距离, 单位:

 米(m)

 W 表示功,

 功的单位就是牛· 米 。

 叫作焦耳。

 即:

 1 J = 1N·m。

 11、 功率:

 单位时间内完成功的多少叫做功率。

 12、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 如果功的单位用 J 时间的单位用 s 功率的单位就是瓦特 (或 W)。

 13、 功率的计算:

 P = W/t W 表示功, 单位是焦(J)

 . t 表示时间 , 单位是秒(s)

 P 表示功率, 单位是瓦特(W)

 1 W= 1 J/s 关于功率的推导运算:

 ∵ P = W/t W = Fs F 指力 , s 指移动的距离, t 指时间 ∴ P== F·s/t 又∵ v =s/t ∴ P = F·v 14、 大量的事实表明,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15、 有用功:

 在使用机械时, 机械对物体所作的功是有用的, 是必须做的,这部分功叫有 用功。

 用 W 有用表示。

 16、 额外功:

 在使用机械时, 不可避免地要对机械本身做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 这部分功 叫额外功。

 用 W 额外表示。

 17、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用 W 总表示。

 即:

 W 总 = W 有用+ W额外

 18、 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用 η 表示。

 即:

 η= W 有用 / W 总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19、 有用功是总功的一部分, 且额外功总是客观存在的, 则有 W 有用 < W总 , 因此 η 总是 小于1 , 这也表明: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 关于滑轮组的计算 1、 根据题意确定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承担, 用 n 表示。

 2、 确定重物的上升距离, 和拉力 F 的绳端的移动距离 重物的上升距离为:h 则拉力 F 的绳端的移动距离就是:

 nh 3、 看是否计动滑轮的重力。(绳重与摩擦一般情况都不计)

 当不计动滑轮重力时, 拉力 F = (1/n)G 物 当计动滑轮重力时, 拉力 F = (1/n)(G 物 + G 轮)

 三、 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W 有用 = G·h W 总 = F·s s = n·h (1)

 η=W 有用 / W 总 (2)η= W 有用 / W 总 = Gh/Fs = Gh/nFh = G/(nF) 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一、 基础知识

 1、 物体能对外做功, 我们说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2、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 质量越大, 动能就越大。

 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 物体质量越大, 被举得越高, 重力势能就越大。

 7、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 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

 单位是:

 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

 动能 → 重力势能; 动能 → 弹性势能。

 11、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2、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

 物质由分子组成;(2)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3、 扩散:

 两种不同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4、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还表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15、 固体、 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16、 分子势能:

 分子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17、 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18、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物体的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内能就越大。

 19、 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0、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21、 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内能增大。

 22、 物体吸收热量, 当温度升高时, 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 当温度降低时, 物体内能减小。

 23、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

 焦耳。

 24、 热量(Q):

 在热传递过程中, 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 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26、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它不随物质的体积、 质量、 形状、 位置、 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只要物质相同, 比热容就相同。

 27、 比热容的单位是:

 焦耳/(千克?℃),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28、 水的比热是:

 C=4.2×103焦耳/(千克?℃),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

 1℃时, 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4.2×103焦耳。

 29、

 热量的计算:

 ① Q 吸 = cm△t 升=cm(t-t0) (Q 吸是吸收热量, 单位是焦耳; c 是物体比热,

 单位是:

 焦/(千克?℃); m 是质量; t0 是初始温度; t 是后来的温度。

 )

 ② Q 放 =cm△t 降=cm(t0-t) ③ Q 吸 = Q 放 ( ※ 关系式 )

 30、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 也不会创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 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燃烧值(q ):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叫燃烧值。

 单位是:

 焦耳/千克。

 31、 热机:

 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 统称为热机。

 热机的种类很多如:蒸汽机、 汽轮机、 喷气发动机、 内燃机等。

 32、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 压缩、 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 活塞往复2次, 曲轴转2周。

 33、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在构造上, 汽油机有火花塞, 柴油机有喷油嘴;

 在吸取燃料时, 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在点火方式上, 汽油机是点燃式, 柴油机是压燃式;

 在使用上, 汽油机比较灵巧, 柴油机比较笨重, 但柴油机效率高, 功率较大,

 柴油价格比汽油便宜, 因此多用在拖拉机、 坦克、 轮船、 载重汽车上。

 34、 火箭是热机的一种, 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火箭喷气发动机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 不需要依靠外界空气来助燃, 因此不受高度限制。

 35、 热值(q ):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单位是:

 焦耳/千克。

 36、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

 Q 放 =qm; (Q 放 是热量, 单位是:

 焦耳;

 q 是燃烧值,

 单位是:

 焦/千克; m 是质量, 单位是:

 千克。

 37、 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叫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8、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 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 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 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39、 炉子的效率:

 是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40、 提高燃料利用率和锅炉的效率的措施:

 把煤磨成煤粉, 用空气吹进炉膛,加大受热面积, 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等。

推荐访问:第九章第十章总结 第九章 第十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