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18篇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第1篇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蚂蚁》是新教科版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教学内容。喜爱动物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1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科学说课稿18篇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篇

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蚂蚁》是新教科版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教学内容。喜爱动物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从“寻访蚂蚁”开始,用“寻访”作为话题,不仅饱含情趣,而且赋予了课堂动态的情境。在这样的氛围中,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的小动物,在一个个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多层次观察和提问,获得对小动物的直接认识,丰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初步构建起对动物、生命世界以及整个世界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蚂蚁的形态特征:真正地蚂蚁什么样。

2、多层次地对蚂蚁进行观察和提问。

3、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

教学难点:多层次地对蚂蚁进行观察和提问。

二、说学情

学生对这些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小蚂蚁,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在生活中学生对蚂蚁很熟悉,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学生没有很深刻的印象。

教学准备:昆虫观察盒、放大镜、水盆、樟脑球、食物(糖)等。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一、以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导入环节我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发现中。我设计的“猜猜我是谁”游戏规则是:在一个同学后背衣服上,用别针别上一张动物图片,注意不要让他看到是什么动物。由背着动物图片的同学提问动物的特征,其他同学只许答“有”或“没有”,“是”或“不是”,最后,背图片的同学猜对了,就说:“我是……”然后,换一位同学接着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游戏过后教师进行小结:同学们,在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里,蚂蚁简直太渺小了。可它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蚂蚁。(板书:蚂蚁)

二、交流捕捉蚂蚁的方法和发现。

课前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访、亲近、关注周围小动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课上同学们交流课前捕捉蚂蚁的方法和发现:有的学生在校园的大树上发现蚂蚁,是用糖引诱把它装到瓶子里。有的学生在花园里发现蚂蚁,是用手把它捏到瓶子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伤害蚂蚁,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三、提出问题。

由于蚂蚁太渺小了,因此常有人用它来比喻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然而,正是这些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小生灵,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引起了无数孩子的极大兴趣。学生们会提出许多关于蚂蚁感兴趣的问题:想要了解蚂蚁喜欢吃什么?如果把蚂蚁的触角包裹起来,会怎么样?蚂蚁记路吗?两只不同窝的蚂蚁相遇后会怎么样?这些问题是学生兴趣引发思考的,问题研究的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去探究。而教师及时地记录整理,并展示学生的部分问题,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引导学生多层次提问的积极尝试,使学生体验提问的乐趣。

四、画蚂蚁。

在世界各地,除了南极、北极和终年积雪不化的山峰外,在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存在。请学生根据对蚂蚁的认识,画一只生活中常见的蚂蚁。虽然学生画的都是蚂蚁,但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同学把蚂蚁画成了四条腿……,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仅凭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初步印象是不够的,我们想要认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就需要进一步观察,从而促使学生从内心发出迫不及待想去观察探究的欲望。

五、讨论、交流观察蚂蚁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多层次地对蚂蚁进行观察。为了突破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由于蚂蚁身体很小,又到处乱爬,我们很难观察它。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观察蚂蚁?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观察蚂蚁的样子:

(1)拿食物引诱它,不让它乱跑,再用放大镜观察。

(2)用类似放大镜的观察器具——昆虫观察盒,只要把蚂蚁放在里面,便可以直接观察。

(3)用樟脑球在纸上或桌上画个圆圈,把蚂蚁放在里面,用放大镜观察。注意:由于樟脑球有毒,严禁入口;
接触过樟脑球后要洗手。

(4)把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塑料块上,用放大镜观察。……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

六、观察研究蚂蚁。

根据本组研究需要,做好分工,利用所带材料,也可以到“材料超市”领取材料,选择喜欢的方法观察、研究蚂蚁。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所观察的蚂蚁特征,修整蚂蚁的画像,并填写观察记录表。通过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相互协作,在思考中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性,获得对蚂蚁的直接认识,丰富已有的感性认识。

七、学生交流研究成果。

认识蚂蚁的形态特征,了解真正地蚂蚁什么样。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前面的认真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真正蚂蚁的身体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画出蚂蚁的样子。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一对眼睛和一张嘴;
胸部较细,有前胸、中胸、后胸三个胸节组成;
每一胸节上长着一对足,共三对足;
腹部是卵形,有七、八节。这就是蚂蚁的样子。学生在研究中还有其他的重大发现:蚂蚁的生活环境、取食情况、对特殊气味的反应等。

本环节在有效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验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的乐趣,从学生的交流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想象出,观察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与兴致盎然。

八、畅谈收获、体会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点睛之处,也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的关键。我是这样小结的:这节课通过对蚂蚁的观察、研究,我们不仅认识了真正的蚂蚁什么样,还了解了它的生活习性;
同时还掌握了观察蚂蚁的方法。今后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大自然,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通过总结观察蚂蚁的体会,进一步明确观察动物的科学方法。

最后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与动物、环境和谐相处:同学们,蚂蚁是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和平共处。让我们用双手为小动物撑起一把保护的大伞,用爱心为它们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家。下课后,我们一起送蚂蚁回家好吗?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把科学课程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这样我们就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清晰、简明,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2篇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水循环"的第三课《凝结》。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集中研究有关水的形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它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第四单元《水的科学》构成小学阶段对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认识的整体框架。本课继"蒸发"、"沸腾"两课之后,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也为学习下面两课《水的三态变化》《小水滴的旅行》做好知识铺垫;
使学生认识到在周围熟知的事物中隐藏着我们不熟知的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是能够被认识的,促使学生更多关注周围常见事物,养成善于观察、探索的科学态度。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的系列。我们要秉承"小学科学是培养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 的宗旨进行教学设计。

课本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一个关于水蒸气凝结的问题:对着镜子哈气,观察有什么现象?这是问题的提出。

第二部分,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认识水蒸气的凝结现象。建立初步的"凝结"概念: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小水珠,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第三部分,说说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二、说学生

通过两年多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对于科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像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已经比较熟练。

学生生活中虽然常见到凝结现象,像水烧开时的白气,冬天我们呼吸的白气,锅盖上的水珠,冬天窗户上的水珠等,也有部分学生通过书籍,父母的教导可能知道凝结现象,但大多数同学没有深入地研究、思考过水珠的成因,对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比较陌生。

对比实验的方法,学生刚刚在《蒸发》这一课接触过,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思维还缺乏严谨性,知识迁移的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尤其对于实验的细节还是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从而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巩固使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锻炼动手实验能力。

3、体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乐趣;
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

4、愿意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凝结的条件。

五、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1、教法我将用到复习法、实验探究法、学生演示法;
2、学法以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集体讨论法为主。

六、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教师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相同烧杯 2个、金属盘2个、热水、酒精灯、试管夹、火柴。

演示材料:烧杯2只、热水、金属盘2个等。

2、学生准备:小镜子等。

七、教学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提倡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生活应用"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为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先通过学生生活常见现象——向镜子哈气出现小水珠从而引出问题,通过思考,提出假设,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并尝试应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学导入

我将采用复习法:本课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见过凝结现象,但除个别学生外,一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学生对蒸发现象的理解、掌握直接影响着对凝结现象的认识,因此,这里我加入复习环节,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为后面的认知作了铺垫。强化空气中存在水蒸气这一知识点。

老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探究了蒸发现象、沸腾现象,谁说说什么是蒸发现象?哪些地方有蒸发现象?水在蒸发过程中会怎样?请生回答 老师小结: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只有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蒸发现象,自然界中的水日夜不停地吸收周围的热量,变成水蒸气,发散到了空气中,因此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气。

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探究大自然中另外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下面我们从一个小游戏开始。对着镜子哈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请同学们边哈气,边观察,边思考。好,现在开始。

这就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提出问题,进入新课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再汇报现象。

师:联系刚才哈气时看到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提出问题:水珠是怎样产生的呢?】

进入第三环节——

(三)学生猜想

(可能是呼出的(热)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到镜子变成了水珠。)水蒸气真的能变成水吗?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这里有个烧杯,倒入一些温水,盖上一个金属盘,你猜一猜,会有什么现象?

教师问:这些水珠是怎样"跑"到杯盖上去的?小组讨论一下。

启发他们推想出:杯内的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杯盖上去。

小结: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杯内的水蒸气变成的。【由于导入环节进行了铺垫,学生很容易猜想出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

板书:水蒸气 水

师:看来,镜子上的水珠就是由我们的呼出的水蒸气变的。那,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

学生可能有许多种猜想。

(四)验证猜想

1、在验证猜想时,我加入了一个教师演示实验做了一个过渡。先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再认识转变的条件。

师: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想要研究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我们先要制造出这种现象,利用我们的实验材料,你能制造出水蒸气并使它变成水吗?)我采用了三个烧杯,分别用同样多的热水、温水、冷水,同时盖上金属盘,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水温越高,蒸发越快,水蒸气越多,越容易凝结。

2、之后探究: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

学生不容易想到是小水珠在遇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里我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个别学生知道,就引导学生直接进行设计,如猜想不到,就由教师引导——这种现象什么季节容易产生?学生可能答:冬季。为什么在冬季更容易看到?引导学生猜想:冬季的气温比较低,那镜子的温度也比较低。可能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容易变成水,遇到热的物体行不行呢?

师:如果老师给你提供材料,你能否证明水蒸气是遇到热的物体,还是遇到冷的物体能变成水吗?

3、实验验证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有:两个同样的烧杯,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盘,试管夹、火柴、酒精灯、热水、冷水,对实验材料,我进行了新的尝试,用不锈钢金属盘代替了课本上要求的小瓷盘,这个金属盘的好处在于加热方便,安全,效果明显,缺点就是不透明。

让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设计,先小组讨论一下:如何进行探究,你们打算怎样实验。然后找同学边演示,边讲解。

如果学生设计不出,教师就这样引导:要证明水蒸气遇到热的物体容易变成水,还是遇到冷的物体容易变成水,首先得制造水蒸气,方法是向烧杯倒入热水,(可以提问为什么用热水)。

引导学生说出:要用对比实验方法,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金属盘和烧热的金属盘,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前讨论注意事项:怎样找到热的杯盖?加热时应注意安全,如用钳子夹着小盘。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梳理,出示在PPT上】

教师: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烧杯、水多少、水的"温度同、金属盘相同、盖金属盘的时间相同。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一个金属盘的冷热程度。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师:同学们要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做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的结果不是偶然的,科学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反复再反复的检验!所以采用多个小组实验的方法。

小结:如果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现象,这两个实验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学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教师: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板书课题:
凝 结 ) 我们可以用箭头和简单文字来表示这种变化。

板书:水蒸气--受冷-→水

在对比实验的设计上,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即对比实验的特点,要求要清晰,明确。在讲授对比实验时,我先利用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如研究怎样加快蒸发的时候,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对比实验!一个盘加热另一个不加热,比较蒸发快慢。)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进行知识迁移。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思维的严密性不够,不能简单汇报一下就直接进入实验,否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随意性强、对变量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况发生。因此我在学生的汇报之后,会进行实验方法的梳理,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验。并提示学生实验注意事项。

(五)得出结论

对于对比实验中条件的控制,实验条件的分析记录,我放在了实验后,作为分析实验进行出示,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方法的认识。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

学生得出结论: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出示凝结的概念,并指导学生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

(六)生活中的凝结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凝结现象 ?

学生举例: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天花板、玻璃上的水珠,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一进入室内,眼睛上长一层白雾,早晨草叶上的水珠等等。师:请小组讨论,尝试解释以上现象。

【让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加深对凝结的认识。】

师:老师有个问题,戴眼镜的同学可能深有体会:在室外眼镜明亮清晰,可一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就会长"白雾",那是不是水蒸气遇热变水珠?【激发学生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冲突。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现象含有有趣的科学道理,培养科学兴趣、质疑探究精神。】

(七)拓展应用

思考: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想办法防止它的出现。【让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从控制凝结产生的条件入手去思考。】

八、板书设计:

凝 结

凝结:水蒸气--受 冷-→ 水

五年级 自身身体变化,声光电现象,天气变化现象,昼夜变化现象,日月星空现象,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等是学生新的关注和体验对象,这些方面的生活经验是五年级教材的"切入点"和"生长基".教材以人的身体器官,动植物的身体器官,声、光的产生与传播,电的产生与安全应用,风、雨的形成,昼夜成因、月相成因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
进行问题、假设、计划、模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培养"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珍爱生命,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3篇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经过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活动,让他们关注自我的饮食情景,学会给食物分类,了解一些常见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从而懂得自我该吃什么、该怎样吃。学生要在一个个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存在于不一样的食物中,明白没有哪一种食物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们的饮食习惯是否伴随着知识的增长在向着科学和健康的方向靠近,健康意识有没有得到增进。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自我平时吃了些什么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所吃的各种食物究竟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供给哪些营养等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而这恰好会影响学生饮食态度与习惯的构成和坚持。为了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我们设计了活泼、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的过程中,比较简便、清晰地掌握科学知识要点,为后面学习"怎样搭配食物"作好准备,为建构自我正确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由以下四大块资料组成:

第一块是引导学生回忆大家平时常吃的食物和最爱吃的食物有哪些,呈现丰富多彩、品种多样的食物。教学时能够让学生将自我吃过的食物有选择地带一些到课堂上来,使活动更直观、生动。

第二块是指导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食物的种类很丰富,给食物分类的标准也很多,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能够按照自我的标准给食物分类。分类的食物能够是学生自我带的,也能够由教师为学生供给一些食物图片。

第三块是经过阅读资料了解食物中所包含的主要营养,帮忙学生认识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和作用,明白没有一种食物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这块资料能够利用多媒体将知识呈现出来,这样会更加直观、生动、灵活一些。同时还要让学生从自我所带的食物中发现它们各包含哪些营养,学习按照营养的成分给自我所吃过的食物分类。这一次分类是对食物所包含营养的分析和巩固。

第四块指导学生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这样的次序编排与教材资料安排上有一些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已经了解营养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统计活动,再分析班级里学生的饮食情景是否科学、合理。这一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的饮食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合作、操作等多方面的素质与本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和教材的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过程与方法

●按照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

●用图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我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看了这些图片你想干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呢?

3.小组讨论、汇报,学生广泛发言

【评析】这样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又能引起学生对营养话题的关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时又了解了学生的饮食情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统计全班同学爱吃的三种食物做好了准备。

二、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

1.你能利用学具袋中的食物卡片,根据日常生活实际将它们分分类吗?你能说出这样分的理由吗?

2.小组交流、汇报。

【评析】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日常生活经验给食物分类,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渠道和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能讲出理由的分类,教师给予合理评价并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贴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富有儿童情趣,使全体同学都投入合作交流的活动之中。

三、指导学生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1.谈话: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你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2.活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并作出统计图。

【评析】经过统计活动,使学生了解用图表的方法,更能一目了然地看清统计结果,从而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四、阅读资料,认识人类需要的营养来源和作用

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4页的资料,经过阅读使学生明白粮食类包含丰富的淀粉,供给人热量和力量;鱼、肉、奶、豆类包含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食物;油脂类包含丰富的脂肪,供给人能量、坚持体温;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纤维。

2.经过阅读资料和对统计图的分析,思考: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营养是否均衡?我们应当吃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评析】经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凌乱、模糊的认识更加清晰化,使学生了解按营养成分为食物分类的科学方法,明确没有一种食物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从而构成"建立合理饮食结构"的意识。经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关心和注意自我的饮食,为正确搭配食物、设计自我科学合理的饮食做好铺垫、打了基础,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把课堂探究引入到生活实践。

教学片断赏析

1.利用食物卡片给食物分类的教学环节

师:你能利用食物卡片给食物分分类吗?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多,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分?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师:请同学汇报一下,你们有几种分法,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把苹果、梨分为一组,因为它们都是水果。

生:我把鱼单独分为一组,因为它是水里的动物,把鸡蛋也单独分成一组,因为它是鸡下的,鸡在岸上活动。

生:我把巧克力、面包、鱼分为一组,那些都是我喜欢吃的,把其他的分为一组,那些是我不喜欢吃的。

生:我把苹果和西瓜分在一齐,因为它们都很圆。

师:噢,你是按形状把它们分组的,不错。

生:我把菜和西瓜分在一齐,它们都是绿色的。

师:噢,你是把它们按颜色分了组。想法挺好的,同学们如果把思路打开,把眼界放宽,我们会想到更多的分法。

【说明】学生按自我的标准分,教师不加以限制,能够给学生供给更大的发挥空间,能够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能,教师及时鼓励可使学生更加自信。

生:我把米饭、馒头和花卷分为一组,它们都是粮食。

生:我把鱼、豆腐、各种菜分为一组,它们都是菜;把苹果、草莓、梨、香蕉分在一齐,它们都是水果。

生:我把鱼、虾、蟹分为一组,它们都生活在水中;把苹果、柿子、梨分为一组,它们都长在树上。

生:我把柠檬、芒果分为一组,它们都是黄色的;把草莓、樱桃分为一组,它们都是红色的。

生:鸡蛋、鸭蛋能够分为一组,它们是圆的;芸豆、扁豆能够分为一组,它们是细长的。

师:经过今日的讨论交流,教师觉得你们真的很了不起,有的同学一下子想出很多种分法。教师相信,只要你们做什么事都善于动脑的话,你们必须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让人佩服!

【片断评析】利用贴近孩子生活的事物和现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更能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合作与学习,当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升高时,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使他们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只要你们做什么事都善于动脑的话,你们必须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让人佩服",目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期望学生永远都不要言败,只要付出,终归会有收获。

2.阅读资料、建立合理饮食的教学环节

师:自学教材中不一样种类的食物包含的主要营养成分的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自学、讨论)

师:谁能说说经过学习和讨论,你们都明白些什么?

生:经过阅读和讨论,我们明白米饭、馒头、玉米、土豆、地瓜等食物包含丰富的淀粉,它能够供给我们热量和力量,支持我们的活动。

生:鱼、肉、蛋、奶、豆类包含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生长发育必需的食物。

生:各种油类食物包含丰富的脂肪,它能供给我们能量和坚持体温。

生: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是我们坚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师:经过汇报,我明白同学们对食物中所包含的营养成分有了必须的了解,想想看,如果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吃?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生:经过讨论,我们明白,人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好多的营养,而这些营养又分别含在不一样的食物中,比如,我们组有的同学喜欢吃肉、有的喜欢吃鱼、有的喜欢吃鸡腿,但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吃蔬菜,这样营养就不够全面,如果经常这样就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生:经过学习我们明白,每种食物分别包含不一样的营养,而这些营养对我们的成长都是十分有好处的,如果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就会使我们缺乏一些生长所必需的东西,这样,我们的身体健康就没有保障。

生: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就会构成偏食的习惯。我们明白,没有一种食物包含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我们必须养成食物多样化、不偏食的好习惯。

【片断评析】经过学习、讨论、交流,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了偏食的危害,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明确不偏食可保证身体正常发育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4篇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的第1课。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活动,让他们关注自己的饮食情况,学会给食物分类,了解一些常见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从而懂得自己该吃什么、该怎么吃。学生要在一个个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明白没有哪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们的饮食习惯是否伴随着知识的增长在向着科学和健康的方向靠近,健康意识有没有得到增进。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自己平时吃了些什么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所吃的各种食物究竟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哪些营养等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而这恰好会影响学生饮食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和保持。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我们设计了活泼、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的过程中,比较轻松、清晰地掌握科学知识要点,为后面学习“怎样搭配食物”作好准备,为建构自己正确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由以下四大块内容组成:

第一块是引导学生回忆大家平时常吃的食物和最爱吃的食物有哪些,呈现丰富多彩、品种多样的食物。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吃过的食物有选择地带一些到课堂上来,使活动更直观、生动。

第二块是指导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食物的种类很丰富,给食物分类的标准也很多,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给食物分类。分类的食物可以是学生自己带的,也可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食物图片。

第三块是通过阅读资料了解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帮助学生认识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和作用,知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这块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呈现出来,这样会更加直观、生动、灵活一些。同时还要让学生从自己所带的食物中发现它们各含有哪些营养,学习按照营养的成分给自己所吃过的食物分类。这一次分类是对食物所含有营养的分析和巩固。

第四块指导学生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这样的次序编排与教材内容安排上有一些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已经了解营养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统计活动,再分析班级里学生的饮食情况是否科学、合理。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合作、操作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过程与方法

●按照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

●用图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看了这些图片你想干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呢?

3.小组讨论、汇报,学生广泛发言。

【评析】这样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又能引起学生对营养话题的关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时又了解了学生的饮食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统计全班同学爱吃的三种食物做好了准备。

二、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

1.你能利用学具袋中的食物卡片,根据日常生活实际将它们分分类吗?你能说出这样分的理由吗?

2.小组交流、汇报。

【评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给食物分类,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渠道和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能讲出理由的分类,教师给予合理评价并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这样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富有儿童情趣,使全体同学都投入合作交流的活动之中。

三、指导学生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1.谈话: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你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2.活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并作出统计图。

【评析】通过统计活动,使学生了解用图表的方法,更能一目了然地看清统计结果,从而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四、阅读资料,认识人类需要的营养来源和作用

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4页的资料,通过阅读使学生知道粮食类含有丰富的淀粉,供给人热量和力量;
鱼、肉、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食物;
油脂类含有丰富的脂肪,供给人能量、保持体温;
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纤维。

2.通过阅读资料和对统计图的分析,思考: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营养是否均衡?我们应该吃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评析】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凌乱、模糊的认识更加清晰化,使学生了解按营养成分为食物分类的科学方法,明确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从而形成“建立合理饮食结构”的意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关心和注意自己的饮食,为正确搭配食物、设计自己科学合理的饮食做好铺垫、打了基础,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把课堂探究引入到生活实践。

教学片断赏析

1.利用食物卡片给食物分类的教学环节

师:你能利用食物卡片给食物分分类吗?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多,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分?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师:请同学汇报一下,你们有几种分法,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把苹果、梨分为一组,因为它们都是水果。

生:我把鱼单独分为一组,因为它是水里的动物,把鸡蛋也单独分成一组,因为它是鸡下的,鸡在岸上活动。

生:我把巧克力、面包、鱼分为一组,那些都是我喜欢吃的,把其他的分为一组,那些是我不喜欢吃的。

生:我把苹果和西瓜分在一起,因为它们都很圆。

师:噢,你是按形状把它们分组的,不错。

生:我把菜和西瓜分在一起,它们都是绿色的。

师:噢,你是把它们按颜色分了组。想法挺好的,同学们如果把思路打开,把眼界放宽,我们会想到更多的分法。

【说明】学生按自己的标准分,教师不加以限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能,教师及时鼓励可使学生更加自信。

生:我把米饭、馒头和花卷分为一组,它们都是粮食。

生:我把鱼、豆腐、各种菜分为一组,它们都是菜;
把苹果、草莓、梨、香蕉分在一起,它们都是水果。

生:我把鱼、虾、蟹分为一组,它们都生活在水中;
把苹果、柿子、梨分为一组,它们都长在树上。

生:我把柠檬、芒果分为一组,它们都是黄4534535aaa色的;
把草莓、樱桃分为一组,它们都是红色的。

生:鸡蛋、鸭蛋可以分为一组,它们是圆的;
芸豆、扁豆可以分为一组,它们是细长的。

师:通过今天的讨论交流,老师觉得你们真的很了不起,有的同学一下子想出很多种分法。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做什么事都善于动脑的话,你们一定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让人佩服!

【片断评析】利用贴近孩子生活的事物和现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更能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合作与学习,当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升高时,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使他们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只要你们做什么事都善于动脑的话,你们一定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让人佩服”,目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期望学生永远都不要言败,只要付出,终归会有收获。

2.阅读资料、建立合理饮食的教学环节

师:自学教材中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的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自学、讨论)

师:谁能说说通过学习和讨论,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米饭、馒头、玉米、土豆、地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它可以供给我们热量和力量,支持我们的活动。

生: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生长发育必需的食物。

生:各种油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它能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体温。

生: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师:通过汇报,我知道同学们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想想看,如果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吃?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生: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人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好多的营养,而这些营养又分别含在不同的食物中,比如,我们组有的同学喜欢吃肉、有的喜欢吃鱼、有的喜欢吃鸡腿,但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吃蔬菜,这样营养就不够全面,如果经常这样就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种食物分别含有不同的营养,而这些营养对我们的成长都是十分有好处的,如果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就会使我们缺乏一些生长所必需的东西,这样,我们的身体健康就没有保障。

生: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就会形成偏食的习惯。我们知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我们必须养成食物多样化、不偏食的好习惯。

【片断评析】通过学习、讨论、交流,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了偏食的危害,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明确不偏食可保证身体正常发育的重要性。

教学手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对待学生,我们要学会多点理解,少点挑剔;
多点赞赏,少点指责;
多点肯定,少点否定;
多看优点,少看缺点。要知道低估学生的潜能比高估学生的潜能更可怕;
求知是孩子的天性;
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
爱动是孩子的特点;
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子,尤其在课堂交往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密切往来,从中体验到平等、尊重、民主、理解、合作、信任和宽容。教学使我体会到:课堂上不能缺少讨论、争论、交流和合作,能让学生争论和交流,就会出现心灵的摩擦和智慧的冲撞,正是有了这种摩擦和冲撞才会产生灵感,才会使问题越辩越明,学生的思维也会越来越活跃,同时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师生之间有了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情感,课堂气氛才会越来越和谐,师生积极性才会越来越高。

绿叶如云的自然界寻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片。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更难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因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就要不断学习,重塑自己,博览群书,积累资料,吸收营养,发现规律,勤于思考,日积月累,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崇敬到亲近,从模仿到效法,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师生关系才会更加融洽。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2、认识铁生锈变成铁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懂得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实验中能确定自变量,并控制无关变量。

3、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控制变量在铁生锈实验中的重要性。

2、具有收集证据证明铁生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对铁生锈的原因作出猜测,并能设计实验来证明猜测。

2、认识铁生锈变成铁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难点:

1、能正确设计变量控制实验并能在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镊子、铁钉、水、课件、一次性杯、保鲜膜、未生锈的铁片、锈蚀严重的铁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锈的情景,引出课题。

引入:(PPT出示生活中生锈的图片)课前老师收集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怎么了?你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吗?(板书:铁生锈了)

师:请你们回顾一下,生活中你见过有哪些常见的铁器有生锈现象?(二)、活动一:观察铁锈

(1)铁生锈是什么变化?请说说你的理由?

(2)那铁生锈到底是什么变化呢?我们必须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请各组按要求进行研究。

PPT提示要求:1、用感观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2、从金属的特征进行比较?

3、把研究结果填在记录单上。

(3)观察铁片和铁锈,并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那铁生锈是什么变化?

小结:我们寻找到的证据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铁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所以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板书:铁铁锈)

(三)活动二: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过渡:铁生锈好不好?有什么不好?

(1)学生交流铁生锈的危害。

(2)视频介绍铁生锈的危害。

过渡:铁生锈危害那么严重,你觉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然我们想让铁不生锈,那我们就要先研究铁生锈的原因。课前同学们都对铁生锈的原因进行了猜测,你们猜铁生锈与水、酸和空气有关,你们设计的实验合理吗?下面我们要请其他组的同学来评一评。每个小组都会拿到不是自己组的实验,请根据评价表上的两个问题对他们小组的实验进行评价。(PPT展示问题)

(3)小组围绕教师的两个问题互评小组实验。

(4)汇报交流。(教师用板书引导)

(5)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正完善实验方案。

(6)小组领材料实验。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铁生锈了

铁铁锈

化学变化

问题:铁为什么会生锈呢?

猜想:铁生锈与

空气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体会物品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组成物体的材料。

2.科学探究目标

结合学生实际用自己的标准,给我们周围的物品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物品分类的标准,把周围物品分类。

2.教学难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感受世界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10张不同物品的卡片

2.教师使用:课件、实物、班级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预设5分钟)

1.出示《我们生活的世界》课题,导言:我们生活的世界绚丽多彩,物质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从身边的物质出发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

2.新授:请同学们说一说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品,思考一下,哪些是来自大自然的,哪些是来自人工制造出来的?

3.教师组织学生识别实物图片。

二、讨论分类的标准(预设15分钟)

1.播放“自然视觉生活景观”剪辑视频和“创造工厂人工智能”剪辑视频

2.引入科学词汇

自然世界人工世界沙石木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纸……

3.教师分别对这些科学词汇进行讲解及举例说明。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习。

三、给物品分类(预设1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对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

2.出示活动手册样本,先填写分类标准,再逐一出示物品图片,让学生深入理解物品分类标准。

3.布置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去分类,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四、研讨交流和总结(预设10分钟)

1.我们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成了哪几类?(师生共同探讨研究)

2.每一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完成班级记录表)

五、板书设计

《我们生活的世界》

分类标准:自然世界人工世界

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纸……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7篇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

我是颍州区袁集镇***小学教师张鑫,今天我展示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蚯蚓的选择>>,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初步的动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在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两个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黑暗潮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五年级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三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蚯蚓的选择》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的伊始,我为学生创设猜一猜,看一看实物蚯蚓的情境,让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同时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四、 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教师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学生自己去猜测、验证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3.注意合作交流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五 、教学模式

1.结构

情境导入--猜测--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结论--延伸探究

2.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六、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今天我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想不想见见?是谁呢?教师板书。今天我们请来了蚯蚓跟我们一起上科学课。

2、大家在哪儿见到过它们?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为学生创设观看实物蚯蚓的情境,并联系学生生活,在哪儿见到过它们?使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让他们在原有认知和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二)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

根据大家的经验,你能大胆地猜测一下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潮湿、干燥,阴暗、明亮)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对蚯蚓这种小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让学生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当学生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习惯。]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8篇

一、说教材

《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本单元认识的最后一种简单机械。本课是依照“问题、实践、结论、应用”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分三局部:

1、通过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车上搬运重物的实验,使同学知道什么是斜面。

2、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作用,这局部内容分为两段:首先认识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后认识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3、指导同学认识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其中“用实验验证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注意控制变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拟达到以下目标:

科学知识方面: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同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要以同学的经验为起点,重视同学的实践操作,本节着重于让同学在体验中学习。课前我仔细研读教材,结合实际对分组资料进行了变通,如斜面坡度的大小改用一个纸盒的几个不同高度的立面来控制,用一厘米宽的纸条来控制塑料板斜面探出局部的一致性,这样一来使同学的操作更规范易行。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同学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同学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协助,实现每个同学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为了取得合作的实效性,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小组分工明确:实验前确定了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协调大家的工作,布置每人实验操作的"顺序。这样大家分工明确,操作时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取得较好效果。

(2)成员轮流实验:操作时,我建议同学每人操作实验中的一个步骤,这样依次轮换,做到人人有参与,人人有收获。

(3)和时记录:人人有实验记录单,既做观察员又做记录员,防止同学松懈。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用谈话法说运河桥的斜坡引出斜面,再配合教材明确什么是斜面。教师做明确说明: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板书)。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提问是搬油桶还是借助斜面滚油桶到车上更省力呢?说斜面能省力光凭感觉还不行,还要用什么来证明。

2.斜面是否省力要靠比较才干判断。问同学怎么设计证明斜面是否省力的实验呢?

3.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根据同学的汇报,教师小结:先称出物体(小车)垂直时的拉力,然后记下物体(小车)在斜面运动时的拉力,再进行比较。教师逐一出示为同学准备的资料,并演示组装、分发资料和实验记录单。实验要求:

⑴、由小组长分派每人操作一个实验步骤。

⑵、把小车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均匀上行,在小车运动过程中,观察测力计的读数。

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⑷、汇报实验结果:分析你的实验数据,有什么发现?

⑸.同学分组讨论斜面是否能够省力。

最后小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同学通过上一个实验发现了同样的物体省力情况不同。问同学答案。希望同学找到可能是由于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的原因。

接着让同学猜测从低处到高处走楼梯和爬梯子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斜面坡度的大小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省力情况,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

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

2)交流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坡度的四级梯度要依照先高后低的实验顺序进行,可以把塑料板搭在小车外的纸包装盒的几个高低不等的立面上作前三个坡度,最后最小的坡度用塑料板搭一支笔来完成。为保证对比实验中塑料板搭在斜面以上的局部也相同,借助两厘米宽的纸条使露在斜面以上的局部和纸条宽相同就行了。)

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实验记录单)

四、学以致用

先启发举例:通过教师用线在圆珠笔上绕两种螺旋线让同学观察后比较哪种螺丝更容易拧进木板中去,问同学为什么你会这么选择?然后想一想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再问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斜面。

最后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有什么缺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9篇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不仅要让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还要教会他们做科学,即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并通过探究来形成他们的科学素养,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亲临的各种身边活动为载体,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中的位置:本课属于物质世界领域中运动与力之常见的力。课标中要求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过程与方法上要求,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的观察测量,并做简单记录。

教材中,本课是第五册《力与生活》单元的起始课,后面有浮力,摩擦力,找找身边的力等课,本课要求学生知道推和拉是力,力可以使物体运动发生变化,力有大小和方向,并学会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为后面对浮力,摩擦力,身边其它力的探究学习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知道推和拉物体时,物体会运动起来,是因为有人提供的动力,一半学生知道对运动着的物体施加推或者拉力时,物体运动可能会停止,或者改变运动方向。

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推或者拉,会用省力和费力描述推和拉时的感受,即力的大小。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探究式,学生在身边各种推拉活动中,感受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师通过讲授、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小车,仪器车,小木块,测力计,钩码,记录表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推车,推木块、推门等活动的体验,知道什么是推力和拉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2.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初步具有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力的作用效果的能力。

3.能主动探究力的知识,对力学知识具有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推力和拉力、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学习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推力和拉力,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T:推动仪器车,问:老师做了什么动作?仪器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引导学生说车向前(右)运动)

预测:推车,车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了老师的动力,(T:因为他受到了什么?才动起来。)

T:这个动力来自于“推”

T:谁还可以使仪器车向前运动起来?为什么会动起来?

预测:学生会向前拉动车。手上的动力。

T:这次的动力是“拉”

T:我们在做推和拉的动作时,都会施加给被推拉物体一个力,叫做推力和拉力。(板书:推力和拉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T:静止的仪器车在受到了怎样的推力和拉力时,发生了向前的运动?

S:向前的推力和拉力。

T:怎样使静止的仪器车向后运动呢?

S:向后推动或拉动车,给车向后的拉力和推力。

T:也就是说力有方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力的方向有关系。

T:板书图画,仪器车箭头

2。探究活动,认识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运动的物体静止。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T提出问题:

(1)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仪器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2)对运动的物体施加怎样的推力和拉力,物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你能用实验来说明吗?出示材料(木块,小球,小车)

S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实验中去,T针对推、拉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物体受力后怎样运动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

T谈话:请把你们小组试验的结果介绍给大家?

S预测给木块,小球,小车一个向前的推力或者拉力时,木块向前运动

给向前运动的小车一个向后的大的推力或者拉力时,小车向后运动,(小的力时,可能继续向前运动,慢了,或者静止。)

给小球一个向右的推力或者拉力时,小球向右运动。

T: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说成用力,力气小,也就是说力有大小,

T引导S小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就是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力进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猜测假设、实验证明的科学学习过程)

3、学习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T:力的方向我们能够直接分辨出来,那么力的大小是多少呢?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工具测量得出。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测力计有圆通、平板测力计,握力计、测力环、SKN系列测力计。我们要学习使用的是平板测力计,它有以下这些结构组成,出示PPT介绍提环,弹簧,指针,刻度,底板,挂钩。力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可以用字母N表示。板书

T: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检查测力计(板书)

A、右手提起测力计,让测力计自然下垂,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0N处;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如果指针没有指在0N处,要进行调谐或更换测力计。经过检查,这个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N处

B、检查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通过检查,知道这个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0。49牛。每一小格是0。098牛。

C、用重0。49牛的钩码检验测力计的准确性:左手托住钩码,右手提起测力计,用测力计的挂钩钩住钩码,左手慢慢下垂,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测力计指针读数0。49牛说明这个测力计很准确。

第二步:使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A、测力计测量的力的大小时,不可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数值。如果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可采用分割方法测量,不能分割的要换用相应的测力计。

B、首先来测量这把剪刀所受重力的大小。估测以下不会超过这个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在

测量时,由于我们不知道到底重多少,因此要手托着慢慢自然下垂。

S:测量提起物体时所用的力大小是多少,并记录。

T:巡视指导规范的操作方法。

C、我们用测力计测量拉动木块运动时所用的力。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测量时要手拿测力计的底板,避免测力计与桌面之间接触,在木块匀速运动时读取力的大小数值。

S:测量匀速拉动木块运动时所用力的大小并记录。

T:巡视指导规范的操作方法。

4、总结

T:这节课,我们通过推力和拉力的活动认识了力,力有大小和方向,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学会了怎样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那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他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在后面的课中,我们继续研究。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从课堂气氛评价:学生能够自始至终积极围绕学习内容思考、实验、探究、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问题评价:

(1)能举例说明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拔河比赛中,我要比赛赢过你,那么就要求我用的力比你的()。方向是与你的方向( )

(3)推门时,门没有变化,说明我对门没有施加力。()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从学生生活入手。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含科学。首先,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入手,利用常见的推、拉开始,自然过渡到推力和拉力,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处处蕴含着科学知识。其次,本节课使用的实验材料是玩具小车,小球,木块,对这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材料,兴趣更高。

2、培养学生初步设计科学实验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生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学生自己尝试设计实验,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讨论,能够在体验过程中,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3、精心设计课后延伸,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继续探究有关力的知识。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完成后,老师提出:“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那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他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会有更大的发现。”为今后学习浮力、摩擦力等知识进行铺垫和准备。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0篇

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蚂蚁》是新教科版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教学内容。喜爱动物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从“寻访蚂蚁”开始,用“寻访”作为话题,不仅饱含情趣,而且赋予了课堂动态的情境。在这样的氛围中,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的小动物,在一个个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多层次观察和提问,获得对小动物的直接认识,丰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初步构建起对动物、生命世界以及整个世界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蚂蚁的形态特征:真正地蚂蚁什么样。

2、多层次地对蚂蚁进行观察和提问。

3、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

教学难点:多层次地对蚂蚁进行观察和提问。

二、说学情

学生对这些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小蚂蚁,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在生活中学生对蚂蚁很熟悉,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学生没有很深刻的印象。

教学准备:昆虫观察盒、放大镜、水盆、樟脑球、食物(糖)等。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一、以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导入环节我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发现中。我设计的“猜猜我是谁”游戏规则是:在一个同学后背衣服上,用别针别上一张动物图片,注意不要让他看到是什么动物。由背着动物图片的同学提问动物的特征,其他同学只许答“有”或“没有”,“是”或“不是”,最后,背图片的同学猜对了,就说:“我是……”然后,换一位同学接着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游戏过后教师进行小结:同学们,在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里,蚂蚁简直太渺小了。可它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蚂蚁。(板书:蚂蚁)

二、交流捕捉蚂蚁的方法和发现。

课前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访、亲近、关注周围小动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课上同学们交流课前捕捉蚂蚁的方法和发现:有的学生在校园的大树上发现蚂蚁,是用糖引诱把它装到瓶子里。有的学生在花园里发现蚂蚁,是用手把它捏到瓶子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伤害蚂蚁,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三、提出问题。

由于蚂蚁太渺小了,因此常有人用它来比喻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然而,正是这些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小生灵,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引起了无数孩子的极大兴趣。学生们会提出许多关于蚂蚁感兴趣的问题:想要了解蚂蚁喜欢吃什么?如果把蚂蚁的触角包裹起来,会怎么样?蚂蚁记路吗?两只不同窝的蚂蚁相遇后会怎么样?这些问题是学生兴趣引发思考的,问题研究的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去探究。而教师及时地记录整理,并展示学生的部分问题,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引导学生多层次提问的积极尝试,使学生体验提问的乐趣。

四、画蚂蚁。

在世界各地,除了南极、北极和终年积雪不化的山峰外,在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存在。请学生根据对蚂蚁的认识,画一只生活中常见的蚂蚁。虽然学生画的都是蚂蚁,但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同学把蚂蚁画成了四条腿……,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仅凭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初步印象是不够的,我们想要认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就需要进一步观察,从而促使学生从内心发出迫不及待想去观察探究的欲望。

五、讨论、交流观察蚂蚁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多层次地对蚂蚁进行观察。为了突破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由于蚂蚁身体很小,又到处乱爬,我们很难观察它。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观察蚂蚁?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观察蚂蚁的样子:

(1)拿食物引诱它,不让它乱跑,再用放大镜观察。

(2)用类似放大镜的观察器具——昆虫观察盒,只要把蚂蚁放在里面,便可以直接观察。

(3)用樟脑球在纸上或桌上画个圆圈,把蚂蚁放在里面,用放大镜观察。注意:由于樟脑球有毒,严禁入口;
接触过樟脑球后要洗手。

(4)把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塑料块上,用放大镜观察。……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

六、观察研究蚂蚁。

根据本组研究需要,做好分工,利用所带材料,也可以到“材料超市”领取材料,选择喜欢的方法观察、研究蚂蚁。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所观察的蚂蚁特征,修整蚂蚁的"画像,并填写观察记录表。通过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相互协作,在思考中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性,获得对蚂蚁的直接认识,丰富已有的感性认识。

七、学生交流研究成果。

认识蚂蚁的形态特征,了解真正地蚂蚁什么样。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前面的认真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真正蚂蚁的身体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画出蚂蚁的样子。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一对眼睛和一张嘴;
胸部较细,有前胸、中胸、后胸三个胸节组成;
每一胸节上长着一对足,共三对足;
腹部是卵形,有七、八节。这就是蚂蚁的样子。学生在研究中还有其他的重大发现:蚂蚁的生活环境、取食情况、对特殊气味的反应等。

本环节在有效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验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的乐趣,从学生的交流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想象出,观察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与兴致盎然。

八、畅谈收获、体会。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点睛之处,也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的关键。我是这样小结的:这节课通过对蚂蚁的观察、研究,我们不仅认识了真正的蚂蚁什么样,还了解了它的生活习性;
同时还掌握了观察蚂蚁的方法。今后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大自然,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通过总结观察蚂蚁的体会,进一步明确观察动物的科学方法。

最后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与动物、环境和谐相处:同学们,蚂蚁是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和平共处。让我们用双手为小动物撑起一把保护的大伞,用爱心为它们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家。下课后,我们一起送蚂蚁回家好吗?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把科学课程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这样我们就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清晰、简明,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1篇

一、说教材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它由4个活动构成:比较冷热程度不同的水、观察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是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教材进行举例,重点区别零上和零下。指导学生准确使用温度计属技能训练。它与后一课时测量水温的方法有所不同,前一方法适用范围更广。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的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搭建知识的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探究知识,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他们感悟到科学的乐趣,达成了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本教学在以学生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

遵守这些规定。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经历比较观察温度计的过程。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温度是难点(特别是零下的温度),要增加一些几组温度加以训练,运用模型等方式,尽量结合运用,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效益。

五、说教学程序

(一)、比较水的温度

1、比较冷、热不同的五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提示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由于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也是不能进行准确判断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引出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1、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提醒学生观察中的注意事项: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安全。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液柱四部分组成

3、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请学生读出讲台上某一杯水的温度,并结合学生生活: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2、“21摄氏度”怎么写?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四)、测量水的温度

1、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用手预测(不要将手伸进杯里,也免烫伤),并将预测的结果填写在2号卡片上。

2、用温度计实际测量这两杯水的温度,也将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情况

4、认识温度计的作用——能给我们带来准确的信息,我们应尽量多使用工具。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快速配制半杯一定温度(如350C)的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快速配制半杯一定温度(如350C)的水。

(1)小组讨论配制的方法,并记录在3号卡片上。

(2)学生实际操作,并记录下每次配制的温度情况。

3、汇报配制的情况,教师点评。

4、学习快速配制的方法,并改进自己的配制过程(先测出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按照一定数值估计进行)。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2篇

一、说教材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岩石的特点,推想大自然中岩石的风化原因。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展开自主的探究活动,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实验对不容易观察到的岩石变化现象进行推想,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二、说学情

虽然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岩石以及岩石的用途,但对岩石风化的原因却知之甚少。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内外去搜集、去探究、去观察、去验证。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2、喜欢大胆想象,能对岩石的最终变化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想,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四、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起手来,参与到实验中去,并且能够积极地去设计实验方案,课下可让学生到图书室、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了解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使课题加以延伸和拓展。

五、说活动准备

带盖塑料瓶、碎石块、酒精灯、镊子、火柴、花岗岩(小块)、水、防护镜、石膏、绿豆等。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我首先出示一块岩石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它上万年前就是这样吗?那上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吗?让学生自由回答。(再集中呈现岩石图片) 欣赏后再提出问题来研究。

(二)、作出假设

是啊,岩石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谁的作用使岩石发生了变化呢?我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把猜想的岩石变化原因画或者写在记录表中。再全班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假设,适时板书:冷热、水流、生物、风、火山、地震……

(三)、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趣的活动。

活动一:水流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水流对岩石作用的模拟实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提醒。比如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问:你观察到岩石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瓶中的岩石有没有变得像这块鹅卵石一样光滑圆整呢?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的岩石变化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

活动二:冷热对岩石的作用

本活动也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把岩石放到酒精灯上烧,表示热,烧完后放到凉水里,表示冷。冷热变化代表的是白天和夜晚的冷热差别。在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给岩石加热的同学带好防护镜等。学生回报交流发现的问题后教师小结。(冷热差别使岩石体积收缩和膨胀,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

活动三:生物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在石膏中种绿豆的实验(课件出示图示)——向杯子里倒入石膏糊,洒上几粒绿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放入盛水的盘子。同学们认为几天以后会有变化吗?(发芽的绿豆能从坚硬的石膏中钻出来吗?)学生猜想后接着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学生讨论后小组领取材料,开始在石膏里种种子,教师巡视指导。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生物对岩石的作用,亲自体验观察、验证的乐趣。

(四)巩固小结

岩石在自然界当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五)运用拓展

1、自由活动

出示图片:山下的这些碎石,不断地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本活动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猜想、模拟实验,推想岩石变化的最终结果,让学生推想出地球上土壤的形成原来是由岩石风化造成的。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课题延伸

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著名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通过这一课后拓展活动使学生对岩石风化有更全面的认识,让学生在丰富视野的同时,关注与岩石风化有关的研究,把课堂探究活动拓展至课后,关心科学、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3篇

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蚂蚁》是新教科版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教学内容。喜爱动物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从“寻访蚂蚁”开始,用“寻访”作为话题,不仅饱含情趣,而且赋予了课堂动态的情境。在这样的氛围中,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的小动物,在一个个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多层次观察和提问,获得对小动物的直接认识,丰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初步构建起对动物、生命世界以及整个世界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蚂蚁的形态特征:真正地蚂蚁什么样。

2、多层次地对蚂蚁进行观察和提问。

3、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

教学难点:多层次地对蚂蚁进行观察和提问。

二、说学情

学生对这些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小蚂蚁,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在生活中学生对蚂蚁很熟悉,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学生没有很深刻的印象。

教学准备:昆虫观察盒、放大镜、水盆、樟脑球、食物(糖)等。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一、以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导入环节我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发现中。我设计的“猜猜我是谁”游戏规则是:在一个同学后背衣服上,用别针别上一张动物图片,注意不要让他看到是什么动物。由背着动物图片的同学提问动物的特征,其他同学只许答“有”或“没有”,“是”或“不是”,最后,背图片的同学猜对了,就说:“我是……”然后,换一位同学接着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游戏过后教师进行小结:同学们,在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里,蚂蚁简直太渺小了。可它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蚂蚁。(板书:蚂蚁)

二、交流捕捉蚂蚁的方法和发现。

课前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访、亲近、关注周围小动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课上同学们交流课前捕捉蚂蚁的方法和发现:有的学生在校园的大树上发现蚂蚁,是用糖引诱把它装到瓶子里。有的学生在花园里发现蚂蚁,是用手把它捏到瓶子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伤害蚂蚁,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三、提出问题。

由于蚂蚁太渺小了,因此常有人用它来比喻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然而,正是这些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小生灵,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引起了无数孩子的极大兴趣。学生们会提出许多关于蚂蚁感兴趣的问题:想要了解蚂蚁喜欢吃什么?如果把蚂蚁的触角包裹起来,会怎么样?蚂蚁记路吗?两只不同窝的蚂蚁相遇后会怎么样?这些问题是学生兴趣引发思考的,问题研究的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去探究。而教师及时地记录整理,并展示学生的部分问题,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引导学生多层次提问的积极尝试,使学生体验提问的乐趣。

四、画蚂蚁。

在世界各地,除了南极、北极和终年积雪不化的山峰外,在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存在。请学生根据对蚂蚁的认识,画一只生活中常见的蚂蚁。虽然学生画的都是蚂蚁,但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同学把蚂蚁画成了四条腿……,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仅凭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初步印象是不够的,我们想要认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就需要进一步观察,从而促使学生从内心发出迫不及待想去观察探究的欲望。

五、讨论、交流观察蚂蚁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多层次地对蚂蚁进行观察。为了突破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由于蚂蚁身体很小,又到处乱爬,我们很难观察它。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观察蚂蚁?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观察蚂蚁的样子:

(1)拿食物引诱它,不让它乱跑,再用放大镜观察。

(2)用类似放大镜的观察器具——昆虫观察盒,只要把蚂蚁放在里面,便可以直接观察。

(3)用樟脑球在纸上或桌上画个圆圈,把蚂蚁放在里面,用放大镜观察。注意:由于樟脑球有毒,严禁入口;
接触过樟脑球后要洗手。

(4)把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塑料块上,用放大镜观察。……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

六、观察研究蚂蚁。

根据本组研究需要,做好分工,利用所带材料,也可以到“材料超市”领取材料,选择喜欢的方法观察、研究蚂蚁。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所观察的蚂蚁特征,修整蚂蚁的画像,并填写观察记录表。通过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相互协作,在思考中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性,获得对蚂蚁的直接认识,丰富已有的感性认识。

七、学生交流研究成果。

认识蚂蚁的形态特征,了解真正地蚂蚁什么样。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前面的认真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真正蚂蚁的身体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画出蚂蚁的样子。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一对眼睛和一张嘴;
胸部较细,有前胸、中胸、后胸三个胸节组成;
每一胸节上长着一对足,共三对足;
腹部是卵形,有七、八节。这就是蚂蚁的样子。学生在研究中还有其他的重大发现:蚂蚁的生活环境、取食情况、对特殊气味的反应等。

本环节在有效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验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的乐趣,从学生的交流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想象出,观察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与兴致盎然。

八、畅谈收获、体会。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点睛之处,也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的关键。我是这样小结的:这节课通过对蚂蚁的观察、研究,我们不仅认识了真正的蚂蚁什么样,还了解了它的生活习性;
同时还掌握了观察蚂蚁的方法。今后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大自然,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通过总结观察蚂蚁的体会,进一步明确观察动物的科学方法。

最后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与动物、环境和谐相处:同学们,蚂蚁是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和平共处。让我们用双手为小动物撑起一把保护的大伞,用爱心为它们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家。下课后,我们一起送蚂蚁回家好吗?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把科学课程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这样我们就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清晰、简明,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4篇

一.说教材

《它们吸水吗》是教科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第4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吸水性与他们的用途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本课主要是通过实验进行教学的,因此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系列。

小学生的学习,最好是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以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为此,了解材料的吸水性,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得出结论。而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实验接触少,动手能力差,故而结合本课及学科基本要求,特制定: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木片、纸片、金属片、塑料片的浸透性的大小。

2.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并能自己动手实践,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十片。(每组一份)

2.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每组一个)

3.餐巾纸、铅画纸、放大镜(每组一份)

4.杯子、筷子、毛巾、卫生纸(每组一份)

5.放大的蔡伦相一张。(播放古代造纸录像)

本 课是实验课,要上好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发挥主题作用,从而完成任务。

二.说教法

低年级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实验法”为主。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实验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学法方面从以下几点指导:

1.继续学习实验法。

2.在实验中学会观察、描述。

3.能自己动手实践,造一张纸。

四.说教学程序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手脑并用建立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为遵守科学发展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我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发现问题、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上课我以谈话导入,继而出示四种材料,让其猜测:谁更容易吸水,在猜测中激发兴趣,明确实验目的,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了。

(二)实验观察、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只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部分教学便以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入手,亲自操作,进而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

为抓重点,破难点,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特点,教材内容,安排了三个实验,并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思想。

学生实验能力差,因此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方法,步骤,实验时指导学生操作,配合、观察、比较,实验后归纳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步:指导学生观察“谁更容易吸水”,首先让学生明确方法,再拿出四种材料,滴水观察,谁吸水快?谁吸水慢?再思考:吸水性和材料的什么有关?为什么纸更容易吸水?由这质疑,立即进入第二个实验。

第二步:指导学生观察纸,了解纸的特性。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后,师巡视,生合作观察,描述结果,师点拨:让学生明确纸由纤维构成,既然如此,愿否造一张纸,顺理成章进入第三个实验。

第三步:指导学生造一张纸,明确造纸方法后,小组合作,从而知道材料课循环使用,增强环保意识。

在整个活动中,活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思,动静结合。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在教师及时引导下解疑,从而形成正确地认识。

(三)应用知识,深化认识。

利用课堂小结、“考一考”等形式,巩固知识,增强信心,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说板书设计。

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重难点,本课采用了归纳直观式板书。一目了然地再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5篇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课,活动探究是科学课的载体,猜想验证是科学课的重要过程,因而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大胆假想、积极验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才是关键。

教材简析

《生命之水》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课的内容,本课是 “走进水世界” 这一单元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它是在第四课《青青的水》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水和生命的密切关系”。本课教学内容有“我一天喝几杯水?”、“动物都需要水吗?”、“植物也喝水?”“几种生物的含水量”、网上学“珍惜水资源”五项活动,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我选择的是前三个探究活动内容,即“我一天喝几杯水?”、“动物都需要水吗?”和“植物也喝水?”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并在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物质,它与生命有着密切联系。

●掌握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水量。

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课标》对这部分教材的教学要求是: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意识到水与动植物以及人的密切关系,并能达成珍惜每一滴水的共识。科学课的探究技能训练是教学难点。

二、依据学情说教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高。他们对大自然中的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知识点散乱不系统,缺乏探究学习的体验经历。

本节课我采取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信息搜集法、探究发现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倡导自主说学法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因此本节课的学法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结合课程说理念

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另外,科学课程具有的开放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因此,本节课我从时间、空间和学习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五、突显人文说过程

这节课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情景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信息分析—延伸探究。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课件展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欣赏美丽的水体”,美丽的景色、动听的音乐及优美的诗歌朗诵,“因为有你,小草才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鱼儿才游得欢畅;
......因为有你,地球才变得美丽”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学生给出答案后,板书一个大大的“水”字,这样达到了激发兴趣、酝酿情感的效果。为了提升这种效果,紧接着我又以讲“四个小朋友出外旅游” 的故事形式导入本节课教学,达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的作用,并设置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为下面“人离不开水” 的知识点传授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2、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科学课从不以铃声做为课的始终,课前调查和课后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此前的一个礼拜我就让学生参与体验“我一天能喝几杯水”的活动,记录5天内自己每天的饮水的杯数;
并在课堂上量出每天的饮水量。这样使学生提前介入活动探究中,亲身经历并亲手记录、测量、计算相关数据。在测量水量时,我给出眼睛观察水面的方法是俯视、仰视或平视三种答案供学生讨论选择,及时纠正学生的测量方法。这样使学生亲身体验此类探究活动的方法过程,养成严谨的研究态度;
当我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五位同学每天的饮水数据后,有些同学会发现“同学们之间一天的饮水量不相同”和“自己五天中每天的饮水量也不相同”时,我再让学生充分讨论找出答案。这种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以学生的“学”为本, 更不是以老师的“教”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兼顾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经验积累的差异性,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达成共识后,进一步揭示“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也容易理解了许多。

3、拓展教学,积极验证;

“动物都需要水吗?”“植物也要喝水?”是前一个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调查,并在课堂上互相讨论这个问题,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之水”的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关于蚱蜢和蚕是怎样“喝水”的,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设想,积极讨论,互相交流所搜集的材料,然后告诉大家通过网络可以找到相关资料信息,并立即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上网查阅资料的方法,为下一节课“网上学.珍惜水资源”打下基础。学生对生命与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人、动物、植物 “渴”了要喝水,已经知道生物维持生命需要水。我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们积极热烈地讨论着,同时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更是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无比热爱。然后,师生小结、揭示主题: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同时板书课题“生命之水”。

4、反面例证,感情酝酿。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汇报分析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学生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我在他们的讨论结束后,通过利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切换出一幅幅苍凉、悲壮的缺水场景,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加深他们对缺水给大自然造成的灾难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离不开水。

5、续写小诗,升华感情。

最后,出示本课开头的优美景色,并告诉同学们:“千百年来,人们把承载生命的大地比作母亲,那么地球上的水就是母亲甘甜的乳汁,她孕育了生命,哺育了人类。请同学们用诗的形式接着续写《因为有你》这首诗,来赞美生命之水吧!”。用编小诗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命离不开水的知识的理解,学生乐于接受;
同时把科学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回忆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在浓浓的诗情中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震撼。“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 未写完的小诗道出了生物对水的依赖,明快的诗句展现出大自然因水才有的美丽。这是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创作的小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诗句来赞美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最后出示以“生命之水,请您珍惜”为教育主题的图片,同学们已从“对水的认识”延伸到了关注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方面,对水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六、总观全程说板书

生命之水

人 动物 植物

请您珍惜!!!

恰当地设计板书,能加强课文内容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回顾和知识点的整理,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七、温故知新说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使学生经历以猜想、实践、验证的科学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这种学习经历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所说:“学校给学生的,那应是若干年后,还留在学生脑海里的那些终生受用的东西。”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6篇

一、教材分析

《生理与适应》是河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奇妙的人体》单元中的一课。

学生在上一单元的学习中,对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结构与力的关系等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学习了分析一个系统层次构成的方法,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单元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体验运动协调、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的快乐;
鼓励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帮助。

本单元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编排各课,“人体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起着统领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作用。本课将引领学生从整体上学习人体的构成,此后3课则分别侧重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从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卫生与保健等方面引导学生加以学习;
“健康成长”作为本单元的结束课,与“人体的组成”一课相呼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是在各个系统共同作用、相互协调下,达到一个相应平衡、稳定的状态,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进入人生中最关键、最宝贵、最美好的青春期。

在学生学习了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基础上,本课将在引导学生学习感觉、思维、情绪等功能的过程中,渗透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正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感悟人的心理感觉、思维等功能。

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在教学中重在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法、学法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体验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我将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法、归纳法、比较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学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产生个性化的经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提倡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学情,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科学证实——————解释现象(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产生“反应时”现象的原因。

能举例说明什么是错觉。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游戏中出现的反应现象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能辨别出每一个刺激——反应中的刺激、接受刺激的感官、反应行为和参与反应的结构。

能用比较法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适应现象”。

3、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适应现象的实例。

能设法找出自己身边利用错觉现象的实例。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

(围绕着教学目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整个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1、相关课件:适应现象图片,错觉图片

2、 2、小棒

3、 3、P38游戏记录表

4、 4、实物500克铁和500克棉花

(二)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我将本课分为体验刺激与反应;
认识适应现象;
体验错觉;
教师小结四个板块。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体验刺激与反应

①激趣导入

这一课的教学,如何导入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勇于探究的欲望呢?最终我选择了这样的导入方式:“上课!”“起立!”“请坐!同学们,在刚才的这一幕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同时听到老师的指令,但起立的动作却有快有慢,这是为什么呢?想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去寻找答案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大家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生活现象中却蕴含着深奥的科学知识,因而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做游戏体验刺激与反应

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我以“做一个快速抓棒游戏,来考考你的反应能力”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活动。“请四位同学到讲台前做游戏,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下面的同学对游戏进程也很关注。

③ 大胆猜想

学生通过观察游戏中的现象展开研究,交流游戏中的发现:有的同学抓住小棒了,有的没有抓住小棒,掉到地上了;
有的同学抓住了小棒的上部,有的同学抓住了小棒的下部,有的同学抓住了小棒的中间部分;
有的同学快,有的同学慢。“三位同学都抓住小棒了,如何区分谁快谁慢呢?”我适时发问,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有的同学说:“可以从抓棒的位置来判断速度的快慢。”有的同学说:“小棒抓得越靠上,速度越慢,抓得越靠下,速度越快。”“同是一根小棒,在它下落的过程中,为什么大家抓住的位置会不同呢?你能试着说说其中原因呢?”我再次发问,同学们有的在回忆游戏过程,寻找答案;
有的则几个同学凑在一起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最后汇报猜想结果:有的说动作越快抓小棒就越快,位置就越靠上;
动作慢抓棒就慢,位置就靠下;
有的说反应快抓棒就快,反应慢抓棒就慢。

④应用科学解释现象

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我给予大家充分的鼓励:“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大家刚才亲身体验了一下科学家探索奥秘的过程,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猜想,再加上科学的理论依据,那我们离真正的科学家就越来越近了。打开课本38页,认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阅读之后,鼓励学生再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课前的现象以及游戏中的现象。教师适时小结并示范填表。

⑤ 合作探究

初次体验之后,学生自选喜欢的刺激——反应游戏:正说反做游戏、指认五官游戏、逃避打手游戏、快速抓棒游戏等等, 再次体验刺激与反应,游戏之后小组讨论整理填表,并展示学生作业。

在科学探究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不是不要老师的指导。探究前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而设计的。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考虑问题缺乏周密性和严谨性,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为此,我在游戏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现象,在游戏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最后示范填表。这一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刺激与反应的过程,大胆猜想之后的科学知识学习,让学生对“反应时”这一概念有了深刻记忆,再用科学知识去解释刚才的现象,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此环节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2、认识各种适应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的人体对某些刺激反应很敏捷,但对于某些刺激却不那么敏捷,甚至感觉不到。我发现咱们班好多同学都戴着手表,谁想说说你第一次戴手表和现在戴手表的感觉?”科学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首先我以“第一次戴手表的感受”为话题,引导学生进入第二板块,进行科学探究。学生交流第一次戴手表和现在戴手表的感受,教师适时小结。

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认识各种感觉上的适应现象,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适应现象的实例,并试着分析每一适应现象的刺激物、所作用的感觉器官是什么。这些图片唤醒了学生的生活记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的同学说爸爸爱打呼噜,一开始和父母在一起睡时怎么也睡不着,后来就慢慢适应了;
有的同学说老是吃糖就感觉不出甜来了;
有的同学说刚一上课时觉得老师的声音很小,可是上到现在已经感觉不出声音小了。我笑着说:“那是因为大家已经适应我了!”

最后我指导学生用左手写自己名字,体验另一类适应现象。五个表格,在第5格用右手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换左手写。一开始写时,左手很别扭,后边几个越写越顺手,逐渐适应了写字这个动作。比较5个名字,左手写出的第一个名字越看越难看,而后面的几个名字越来越顺眼,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像右手写出来的。活动之后展示学生作品,交流写字时的感受。

此环节又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再次亲历科学。

3、体验错觉

第三板块“体验错觉”是本课的拓展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人体对刺激的感觉。科学课不但要动脑、动手,还有手脑并用。下面来考考你的眼力和手的感觉。

①考考你

看看老师准备的这俩样东西棉花和铁,给你的第一感觉哪个重?学生抢答,“谁想来用手掂一掂,分辨一下轻重?”学生踊跃来体验,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说铁重,有的同学说好像棉花重,还有的同学说好像一样重。听到这里,我笑着说:“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块铁和棉花都是500克,所以它们应该是——一样重!你眼睛看到的,身体感觉到的和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接着课件出示几幅错觉现象的图片,先让学生判断。

②眼睛也骗人

学生交流自己的判断之后,再让他们实际量一量,才发现自己的的判断与实际并不相符,这是我及时解释“这就是错觉”,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理解也就更加形象深刻了。

③巧用错觉

这时教师启发鼓励学生去生活中寻找错觉现象以及巧妙运用错觉的事例,没想到学生的观察力是如此敏锐,知识面是如此广阔:有的同学说利用镜子来装饰房间可以增大面积;
有的同学说老师你比较适合穿横条的衣服,因为你很瘦,横条会让你看上去胖一些;
还有一个同学从网上下载了有名的《老妇与少女》图画,来和大家分享。这些实例巩固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4、教师小结

这节课的最后我是这样小结的:“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神经系统刺激与反应这一复杂的心理过程,还认识了生活中的错觉和适应现象。原来科学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探索,就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

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应该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终止,课的结束应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六、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突出了以下几点:

1、充分体现了科学要以探究为中心。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自身能力。

2、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其实,知识与能力、知识与技能、情感价值观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略了科学知识,是不恰当的。因此这节课我在学生充分体验游戏之后再阅读“科学在线”的知识,这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

3、注重引进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等方法,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让学生在评价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因为前面游戏环节占用的时间过多,后面错觉部分没有充分展开,有些前松后紧了。以后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要在科学一些。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7篇

说课的内容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果实累累的季节》。下面我分七部分将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做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果实累累的季节》是本册书《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一单元的第二课,它在学生学习《寻找秋天》这一课,对秋天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科学、准确地认识果实。本节课属于综合过程能力训练教学范畴,由三个活动组成,即"秋天的果实"、"‘找星星’"和"果实分类",把探究的事实定位于果实。从三个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果实,使学生对果实的认识由表象到理性,层层深入,最后上升到科学理论上,重点培养"观察与提问"的能力目标,同时也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知事物,探究事物,检验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之前,在日常生活中肯定见过以及吃过一些水果,所以有了一定的经验与基础,但对果实的认识比较浅显,笼统。本节课通过指导学生对果实的充分观察,掌握果实的特征,并用这一知识分辨果实与非果实。这些都是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学生喜欢和愿意了解的知识。这些都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有利条件。但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和分辨能力稍差。所以对于本课内容,要采取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由简入深,逐步递进的方式来学习本课。

三、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全面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明确果实的特征。

2、能力目标:能从不同角度对特定事物进行定向观察和提问。

3、情感目标:乐于对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4、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探究果实的特征。

难点确定为:分辨果实与非果实。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法,它通过让学生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描述、互相交流,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儿童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又把比较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期望学生既能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又可以提高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态度。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2、说学法:在指导学生的学法时,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素质融为一体。为此我倡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所以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刀、果盘、头饰、课件等。我为每组学生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刀、果盘等。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人们满载丰收的喜悦,各种果实也相继成熟。在这个喜悦的季节里,老师也同样带着喜悦的心情来上这节课,大家想知道今天的课题吗?(板书课题)

2、紧接着询问学生生活中所见过和吃过的水果,并出示课件(一副水果图),让学生说说果实的名称。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里,我首先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接着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水果,在课件的帮助下,强化了学生对各种水果名称的认识,随即引出后续探究活动】

环节二:活动一"感知果实"

1、以一个惊喜的形式拿出果篮,并让学生说出果实的名字,然后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猜果实,介绍游戏"感知果实".

2、讲述游戏规则,找2-3位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并且教师参加其中。蒙眼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好的同学奖励。结束时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猜出这些果实的?"引导学生加深对"五官"的作用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拿出果篮,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在"感知果实"的游戏中,教师参与其中,更好地激发了课堂气氛,还达到了师生互动。这个游戏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鼻闻、耳听,舌尝等方式来辨认果实。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发现法,观察法,比较法等来指导学生。】

活动二:"找星星":在学生对秋天的果实有了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设计学生用找"星星"这一趣味活动,探究什么是果实,什么不是果实。

1、表扬并提问:你们吃过的水果里,它们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并询问学生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看到果实的内部。引导学生说出:横切和纵切。并播放课件。

2、学生可以用桌上的的材料,利用刚刚获得的方法(横切和纵切)去探究果实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在活动之前,首先,介绍实验材料(各种果实,小刀,盘子,餐巾纸)接着介绍注意的事项。如:安全,卫生方面。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嘱咐学生把观察记录记下来。接下来活动,在活动结束时,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在汇报中对表现好的小组适当表扬。

3、出示课件:各种切开的果实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以及刚刚的实验记录,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果实的共同特征,并板书:果实的特征:都是有果皮和种子组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一个教师导趣、学生生疑——教师导思、学生质疑的渐变过程。教学时首先我指导学生自主去生疑、质疑,然后通过找星星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我想,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还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成功与喜悦,更好地激发在以后的活动中主动探究的欲望。】

活动三:"果实分类"

1、播放课件:各种果实,考考学生对果实共同特征的掌握情况。(对回答正确的同学表扬)首先以谈话的方式介绍苹果(带头饰)出场,并与大家打招呼,说出此行的目的(找朋友一起参加果实大会)接着鼓励学生一起帮助苹果找朋友。

2、(其他小朋友带上头饰,比如:萝卜,姜等一些非果实的图片)播放课件"找朋友"学生游戏,并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在游戏结束时,一起看看苹果都找了哪些朋友。(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紧接着询问苹果:"为什么找到它们呢?"引导学生说出"我们都是果实,都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然后大家欢送苹果。

3、师以惊讶的口气询问:"咦!怎么还有一位呀。"引导学生说出马铃薯别名土豆。并介绍马铃薯也是来参加果实大会的,可是它们没有和它一起去,谁知道为什么呀。接着找个别的学生说出理由。并表扬。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游戏中学生没有压力,在愉快的气氛中,教学重,难点会不知不觉突破。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环节的教学也体现了"做中学"这一教学主旨。)

活动四:拓展活动。

为使学生学以致用,课后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道实践作业:采集南瓜的种子。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动手、动脑的训练,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获得知识的愉快和欢乐,把科学课从课堂走到生活实践中。

七、板书设计

果实累累的季节

果实的特征:都是有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实:苹果、橘子、西瓜、辣椒

非果实:土豆、红薯、萝卜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 第18篇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了解日食现象"、"推测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部分。

日食和月食,是学生们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
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学生在本单元要建立起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
三是培养学生们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以及"在阳光下"两个单元以后认识发展的必然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材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基础部分。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对月食部分的光学传播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没有强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己总结月食产生的原因。这种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2、难点:根据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导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模仿课件自己动手做实验,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拟实验(日食的成因),小组合作,类比推理(月食的成因)。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日食、月食视频、动画,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图。

2、学生准备:电灯泡、小皮球。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太阳发生过圆缺现象吗?

2、学生质疑、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多数知道这种现象是日食现象。(此时教师适时加以追问:关于日食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分别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如:日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日食现象……)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日食的成因

(1)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日食的录像。

(2)谈话:根据刚才的录像,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

(3)学生分组活动,讨论日食的形成,并汇报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学生对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此,我及时给予肯定)

(4)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发生日食现象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还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最有可能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5)我又接着提出: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显示讨论的问题)

①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弧形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圆的)

②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与太阳一般大小)哪个天体可能是这样的?(月球)

③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月球)

(6)那么,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月球)

(7)这时我提出:为了证实你们的想法对不对,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8)学生利用实验用具,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推断的正误,并汇报结果。

①利用电灯泡当作太阳,皮球当作月球,甲同学的头当作地球。

②让乙同学拿着"月球"围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让甲同学再看"太阳",还能看见"太阳"吗?

③当"月球"不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是否重新看见了"太阳"?

(9)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我用课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动画。

(10)根据以上研究,参考日食形成的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2、认识月食的成因

(1)问:既然有日食现象,会不会有月食现象呢?(演示月食过程图)请你说一说你对月食的了解。(演示月食1演示月食2)

(2)演示月食图

(3)讨论: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根据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4)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5)演示月食的录像。

(6)能过讨论,看了录像后,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形成的原因吗?(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测,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
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对运动的结果。现在,人们不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2、巩固练习:今天,我们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请你试着做一做下面的练习:分别画出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

八、设计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学此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索的:

1、从旧知入手,因势利导。学生已经在前面的一课中学习到了月相的知识,并联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从这里开始本课的教学,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使学生学得自然。在教学中,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为一个探索作业的形式,既倡导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以图解为载体,促进理解。天文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我就利用图解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条件。这也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

3、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理解。重现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候的现象,这样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化,从而有利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能力。模拟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既可以巩固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通过画图练习,巩固知识。学生学完了这一刻,真正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还是示意图;
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还是要借助示意图。所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一个练习,就是让学生画示意图。即使有少数的学生在前面的环节中还没有掌握,那么通过画示意图,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知识,在思考和讨论中形成知识,在实验练习中巩固知识。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大家,欢迎指教。

推荐访问:说课稿 小学 科学 小学科学说课稿18篇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汇总18篇)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