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总结(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校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总结(完整),供大家参考。

四校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总结(完整)

 

  - 1 - 四校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总结 2022 年 3 月 1 日,XX 四校“同课异构”语数英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如期在 XX 中学举行。本次“同课异构” 联合教研活动由 XX 集团主办,由教研室参与,XX 中学承办,主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中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来自各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近两百人观摩了本次“同课异构”活动,附属复中语数英学科教师全部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就本次活动的开展总结如下。

 提前谋划,精心筹备 早在 2021 年 5 月,XX 中学领导班子就开始策划“同课异构”活动,成立筹备组开展筹备工作。7 月初已拟订好《高中教育论坛暨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方案(草案)》等活动材料。9 月份开学后,根据情况的变化,筹备组对各项活动方案进行了新的调整,制订了《四校“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方案》、《关于四校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筹备工作的说明》等,明确了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等。根据活动方案和筹备工作安排,专门成立了活动组织机构,召开了 XX 中学联合协调工作会。在整个活动的谋划与筹备阶段,校内各职责人员分工明确、密切合作,校际之间及时沟通,相互配合,确保了四校“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在我校有序、顺利开展。

  - 2 - 同课异构,殊途同归 同课异构第一部分,先由附属复中语文教师 XX、数学教师 XX、英语教师 XX 有生上课;随后,XX 中学语文教师 XX、XX 中学数学教师 XX、XX 英语教师 XX 就各自学科的同一课题上课。每位执教教师,认真撰写了教学设计,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同一课题,不同的执教者,其教学立意有所不同、导入的方式不同、教学资源的选取不同、对教材的处理与整合不同、情境设置与问题设计的角度不同,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教学思考、教学风格与个性;但是,不同的执教者,其教学归旨却是一样的:即都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如英语学科,XX 老师总体上以常规的阅读课流程来实施课堂教学,XX 老师则将“翻转课堂”与思维导图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但是,两位老师都把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设计教学的根本依据。

 同课异构第二部分,三个学科在三个会场进行评课、议课活动。先由上课教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思想等,再由参加活动的学校选派代表自由评议,最后由学科专家进行主评。语文学科的主评人是师大附中 XX 主任、教研室教研员 XX,数学学科由县教研室教研员 XX 和特级教师 XX 担任主评,英语学科的主评人是师大附中名师、教育学硕士 XX。各位评课人的评课侧重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评课

  - 3 - 的基本出发点是一样的:即依据新课标精神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况进行评议。评课人既肯定了上课教师的亮点,同时也直面上课教师所暴露的问题,评议广泛、客观、深入。主评人将学科教学思想的前瞻性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相结合,从观课者和研究者的视角,进行了有高度、有深度的全面点评,让参与活动的教师深受启发。

 在同课异构的两个环节,六位执教教师和各位评议人,都体现了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鲜明特点。本次活动将会在密切学校之间的教研交流、推动教学教研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聚焦主题,达成目标 本次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中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发展”主题开展。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有声与无声的互动有效、活跃;在评议课活动中,老师们交流充分、热烈,特别是语文学科的评议活动,比预计的时间延长了将近三十分钟。教师们对举办本次活动的积极意义表示高度肯定,活动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各方的热烈反响。

 在上课环节,教师注重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更是把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融入到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中;在评课环节,评课人所关注的,不仅是教师的“技”与“能”,更是把学科素养的落地和学生在课堂中的

  - 4 - 发展作为关注的焦点。本次同课异构,使参与活动的教师们认识到,推进课程改革,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迫在眉睫的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以实际行动投入其中,才能保持与时代同步。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基本达成了活动的各项目标。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四校“同课异构”语数英学科联合教研活动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一线教师有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自觉意识,也有了在课堂中去落实核心素养的实际行动。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在新课标背景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们身边启动、推进。

 但是,从本次活动中我们也看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仍有部分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全面深入持久的学习;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科素养的落实,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对于学科素养目标的设置存在适切性的问题;对于学科素养目标的内涵与水平层次,存在把握不准、理解不透的情形等等。因此,本次活动留给了我们许多思考的课题:目前,如何将老教材与新课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处理各项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如何科学确定每节课的学科素养目标?如何使学科素养的培养真正在日常课堂中落地生根……能够引发这些思考,也许才是本次活动产生的最根本

  - 5 - 的意义。而这些课题的解决,需要久久为功,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都正在路上!

 

推荐访问:教研 活动总结 完整 四校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