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进城》读后感-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第一次·进城》读后感-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2022年),供大家参考。

《人生第一次·进城》读后感-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2022年)

 

 》 《人生第一次·进城》 读后感-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从 2012 年年底的9899 万人减到 2019 年年底的 551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 0.6%。7 年,9348 万,这巨大的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在观看了最近热映的一档名为《人生第一次·进城》的人文纪录片后,对我来说,这锐减的数字一下子有了具体的指向,体悟了到底什么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脱贫攻坚路上的“摆渡人”

  从西南边远山区曲靖到繁华都市上海,2200 公里,这遥远的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大山里的乡亲怎么克服重重苦难,实现人生第一次进城,刘增雄就是这样一位“摆渡人”。

  刘增雄,《人生第一次·进城》的主人公,云南省曲靖市驻上海劳务工作站站长,他常年工作在上海,搜集各种职业信息,寻找合适、可靠的就业机会。每 3 个月,他会将这些用工信息带回曲靖,然后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去跑,告诉那里的乡亲。很多乡亲,从出生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乡土社会,城市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

 领域,因此对于出外打工是颇为踌躇的。刘增雄要给他们做工作,算细账,鼓励他们走出大山。常年下乡动员乡亲们进城务工的刘增雄,心里十分清楚,农闲时节出去务工,是这些家庭走出贫困的唯一有效办法。同时,他更清楚乡亲们的实际需求:没有几个人愿意支付来回奔波确认工作的成本,所以他要努力促成用工单位进行网络面试。

  刘增雄给老乡们详细讲解上海企业的情况,一句、一句地教老乡们如何进行远程面试。他很耐心,语速不快也不慢。这时“摆渡人”刘增雄像一个老师。老乡们通过面试了,他又像家长一样把他们带到上海。老乡们对人生第一次进城充满未知,刘增雄拿着喇叭,事无巨细地叮嘱:

  “见不到天的地方就不能抽烟,过马路一定要注意红绿灯……”

  “没坐过火车的要注意,厕所的门推不开就说明里面有人,如果能够进去,进去了以后你们记得,要把门栓插过来,不然你们上个厕所有人进来,就尴尬了。”

  “车上的开水在车厢中间,开水免费,可以泡方便面。”

  “火车来了,注意安全,上车的时候不要踩空了。”

  刘增雄和老乡们一样都戴着一顶红帽子,他手里拿

 着喇叭,挥动着旗子。火车站的月台上,他一个一个地数着带出来的乡亲,……21、22、23、24、25。这时他又像一个带队的导游。

  把老乡们顺利带到了上海,他会和用工企业细心叮咛,也会和老乡们说一句:有什么事情再联系。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如此这般,刘增雄就算实现了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摆渡”。

  如何讲述真正的中国好故事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重点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

  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进城》将镜头对准了刘增雄这样一个基层扶贫干部,有些普通,但是我们看过之后,很难忘怀。截至第 7 集,这部纪录片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 7.3 亿次,前 7 集(这部纪录片一共分为 12集,《进城》是第 7 集)海内外全网播放量达 2.05 亿次,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离不开这样几个因素:首先,这部纪录片做到了小切口呈现大主题。镜头对准的大幅标语:脱贫攻坚,无疑是《进城》这一集的主题。但是整部片子展示的都是刘增雄这样一个基层扶贫干部的日常生活。钱穆先生讲过:中国文学之伟大有其内在的真实

 性,所教训我们的,全是些最平常而最真实的。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是这部片子能够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人文纪录片反映的内容多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感、意志、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以及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较之其他类型的纪录片,人文纪录片就显得更能打动人、感染人,也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刘增雄在上海呆了 3 个月,回到曲靖,在山里边老乡家跑了 5天,只在家住了 1 晚。当他收拾行装准备再次出发时,只有 3 岁的女儿因为舍不得爸爸,号啕大哭。这个多年不曾流泪、内敛的中年人,摘下了眼镜,默默抹了抹眼角滑下的泪水。他的女儿特别可爱,圆圆的脸蛋,圆圆的眼睛,两个冲天小辫儿,她那像豆子一样蹦出来的眼泪,每一滴都在敲击着观众的心扉。她的妈妈抱着她,一言不发,作为一个“摆渡人”的妻子,我觉得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景。每次看到这一幕,我都会下意识按下暂停键,将这样一幅画面定格在那里。从 9899 万到 551万,她们同样作出了贡献。

  其次,讲述真正的中国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中国好故事:能表现中国当代社会深刻变化及其艰巨性、复杂性;能塑造出走在时代前列的人物形象;能表现出当今中国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能在现实境遇中看到未来的希望和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脱贫

 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无疑涌现出很多动人的中国好故事。《人生第一次·进城》中另一位主人公王银花,她在土地里辛苦了很多年,但家中依然不富裕。丈夫行动不便,孩子又还小,她很想跟着刘增雄去上海闯一闯。她说:“只要能挣钱,我都吃得了苦。”但身边没有人支持。几经犹豫,王银花说:“我一定要出来试一试。”她文化程度不高,从未出过远门,要在上海找到立足之地,并不容易。来到上海的王银花进入了一家养老机构实习。面对全新的环境,慌张在所难免。为老人穿反了袜子,吃饭时无所适从,对上海话一窍不通……看着她有些没头没脑地忙碌,一个老奶奶也有些不忍,关心道:“你吃饭呀,你在做啥呢?你吃好饭再做事情。”三天后,院长提问各位老人的姓名、病症,王银花答不出来。这个工作,对王银花来说,还是很难。但她说,她觉得自己能够学好。要知道,坚持远远比放弃困难,这就是坚持的珍贵之处。这些动人的细节,人物面对镜头时的勇敢,正像泉水是从泉眼里涌出来的一样,都是来自生活的率真之“音”,这样的中国好故事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赞誉。镜头里的所有人物,他们都非常

 有勇气、有生命力。我们见证了他们战胜种种困难的全过程,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为了摆脱贫困,他们所做的扎扎实实的努力。我们还可以后退 一步,审视一下自己当下的生活,我们是否像他们一样拼尽了全力。

  再次,艺术化地传递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钱钟书先生讲:“东海西海,心里攸同”,东西方文化虽有不同,但不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其心理指向常常是相同的。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文艺创作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归到人性,从人性出发,找到人类内心深处共同的情感。刘增雄这样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承载的是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这样的大主题、正能量。但是正能量不是一定要“宏大叙事”,大的题材不容易驾驭,在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中,我们能找到很多温暖的、积极的东西。《人生第一次·进城》以刘增雄在上海出租屋里打电话为老乡联系工作的画面开始,最后以王银花手机镜头里璀璨的上海外滩结束。这是刘增雄一次“摆渡”的结束,也是下一次循环的开始。当克服了重重困难第一次来到上海的王银花,把手机的镜头对准了灯火辉煌的外滩,手机的另一边,那个只有 5 岁,却能够熟稔地帮

 妈妈操持家务的叫桂欣润的女孩儿,欢欣鼓舞地大声喊着:太漂亮了,太漂亮了!相信她会记住上海这个城市。拍好一部片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讲究技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者要有机地结合。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最终还是要表现出普通人的顺境与逆境、拼搏与坚持、梦想和期望。只有这样,才能拍出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作品,从而赢得国内外观众的共同认可。

推荐访问:《人生第一次·进城》读后感-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 脱贫 要做 读后感